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楚雄州2018年粮食生产情况分析

索 引 号:115323000151676045-/2019-0228001 公文目录:统计分析 发文日期:2019-02-28 主 题 词: 文  号: 成文日期:2020-12-09 发布日期:2019-02-28 发布机构:楚雄州统计局 标      题:楚雄州2018年粮食生产情况分析



         2018年,全州上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紧扣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打造世界一流 “绿色食品牌”战略部署,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突出“稳粮、强畜、促特、兴果、融合”五大工作重点,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绿色食品为目标,着力抓特色、优产业、提品质、强科技、稳增长。各粮食生产主体充分利用生产用水充足的有利条件,稳定以优质粳稻为重点的水稻面积、压缩玉米面积、积极发展优质杂粮,保障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了全年粮食生产稳步增长。一、粮食生产情况

据初步统计(待省局反馈,以反馈数为准),2018年全州播种粮食作物392.69万亩,实现粮食产量132.03万吨,与上年相比全州粮食播种面积增加2.89万亩,增长0.7%;产量增加2.90万吨,增长2.2%;平均单产增加4.9公斤,增长1.5%。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稳步增长。与前五年的平均生产水平相比,全州粮食播种面积增加8.03万亩,增长2.1 %;产量增加7.22万吨,增长5.8%;平均单产增加11.7公斤,增长3.6%。

从分季生产情况看:夏收粮食面积158.72万亩,实现产量31.05万吨,与上年相比夏收粮食面积增加0.08万亩,增长0.1%;产量增加0.63万吨,增长2.1%;早稻播种面积 0.85万亩,实现产量0.53万吨,与上年相比早稻播种面积减少0.11万亩,下降11.7%;产量减少0.07万吨,下降11.4 %;秋收粮食面积233.13万亩,实现产量100.45万吨,与上年相比秋收粮食面积增加2.92万亩,增长1.3%;产量增加2.34万吨,同比增长2.4%。

从分品种情况看:谷薯豆比由上年的75.0:4.3:20.7调整为75.0:4.4:20.6。谷物播种面积294.65万亩,产量111.17万吨,与上年相比播种面积增长0.8%,产量增长2.1%。其中:稻谷播种面积78.03万亩,产量43.09万吨,与上年相比播种面积增长0.6%,产量增长1.4%,优质稻种植面积占70.0%;小麦播种面积55.66万亩,产量10.93万吨,与上年相比播种面积增长0.5%,产量增长2.3%;玉米播种面积117.61万亩,产量48.39万吨,与上年相比播种面积增长1.9%,产量增长3.1%。薯类播种面积17.25万亩,产量(折粮计算)6.37万吨,与上年相比播种面积增长1.1%,产量增长3.2%。其中:马铃薯播种面积13.00万亩,产量4.90万吨,与上年相比播种面积增长1.6%,产量增长4.1%。豆类播种面积80.79万亩,产量14.49万吨,与上年相比播种面积增长0.3%,产量增长3.0%。其中:大豆播种面积8.20万亩,产量1.66万吨,与上年相比播种面积下降0.3%,产量增长2.4%;蚕豆播种面积51.53万亩,产量9.55万吨,与上年相比播种面积下降0.1%,产量增长1.8%;豌豆播种面积16.0万亩,产量2.16万吨,与上年相比播种面积增长0.8%,产量增长3.9%。

从分县(市)的生产情况看:粮食播种面积同比增长最高的是双柏县,增长2.7%;粮食产量同比增长最高是双柏县,增长3.3%。

楚雄州2018年粮食生产情况表

二、粮食稳步增长的有利因素

(一)生产用水充足。2018年全州夏收粮食生产期间雨水调匀,早稻和秋收粮食播种期间农业用水充足。据气象部门资料,2018年1月至6月,平均降雨368.8毫米,比上年同期多108.6毫米;据水务部门统计,截止5月8日,库塘蓄水7.12亿立方米,仅比上年同期少0.49亿立方米,为大春生产提供必要的水源保证。

(二)粮食面积稳步增长,带动粮食产量增长。2018年全州播种粮食作物392.69万亩,与上年相比全州粮食播种面积增加2.89万亩,增长0.7%;因粮食播种面积增长带动粮食产量增加0.96万吨,占全年粮食增加量的32.9%。

(三)科技增粮措施落实到位。据农业局统计,全州实施省级绿色高产创建15片,示范面积16.2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390.33万亩。因科技增粮措施的落实,带动了粮食单产提高,增加粮食产量1.95万吨,占全年粮食增加量的67.1%。

(四)防灾减灾措施有力,灾害减轻。据农业局统计,2018年全年粮食作物受灾12.12万亩,比上年下降67.6%。其中成灾7.06万亩,比上年下降56.1%;绝收0.18万亩,比上年下降84.6%。

三、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资和人工价格上涨粮食种植效益下降。由于农资价格和人工费用上涨,抵消了部分粮食种植收益,即使丰产也未必丰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种植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种粮人员大部分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也是制约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的瓶颈。

(二)粮食产业内部结构不够优化。全州的粮食品种主要以传统的水稻、玉米为主,其中:玉米产量占全州粮食产量的36.6%,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品种、特色品种少。特别是近几年来玉米生产过剩,市场价格始终在低位运行,影响种植收益。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现代化的种植业是一个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体系,包括产、供、销和加工的各个环节。而目前全州粮食多以初级产品出售,粮食精深加工水平低。大部分农业加工企业规模小,产业链短,产品加工、分级、包装、储藏等手段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全州目前的粮食生产仍以家庭分散种植为主,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程度不高。

四、促进粮食生产的几点建议

(一)认真落实各项增粮措施。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保护和耕地地力提升,鼓励支持农民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通过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切实抓好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等科技增粮措施推广,着力推进优质粮食生产。

(二) 着力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稳定粮食生产和供应的基础上,依托全州丰富的气候资源、生态资源等有利条件,加强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种植区域布局,推动粮食产业不断向优势区域集中,打造优势产业带,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做好粮食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着力抓好市场需求旺盛的地方名特优粮食作物生产,逐步压缩粮食中的玉米种植面积,增加鲜食玉米、青贮饲料用玉米种植面积。

(三)加快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加大政策扶持为保障,通过大力培育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强粮食“三品一标”建设,发展粮食集约经济,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增加粮农收入。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