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2024年楚雄市县域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索 引 号:115323000151676045-/2025-0226001 公文目录:统计分析 发文日期:2025-02-26 主 题 词: 文  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2025-02-26 发布机构:楚雄州统计局 标      题:2024年楚雄市县域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4年,楚雄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围绕“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的总体思路,以“强州府”的责任担当,稳预期、抓创新、抓产业、抓项目,大力发展壮大“三大经济”,奋力推动经济承压增长,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一、特色亮点

(一)“强州府”大担当作用持续发挥

经济总量突破700亿元,达到了708.2亿元(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数为基数进行核算)增长4.8%。总量、增速均居全州十县(市)第一位。对全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3%,拉动全州经济增长1.65个百分点。“强州府”行动中的稳增长、压舱石及引擎作用持续发挥。

(二)农业生产持续平稳增长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87.47亿元,同比增长2.6 %。

全年种植农作物96.16万亩,增长1.1%。其中粮食作物56.89万亩,与去年持平,产量22.26万吨,增长0.6%;经济作物39.27万亩,增长2.6%;蔬菜产量21.59万吨,增长3.7%。大牲畜出栏616521头,下降6.9%,生猪出栏414361头,下降6.1%,肉类产量5.43万吨,下降4.1%。

(三)工业承压奋进砥砺前行

受国际大环境影响,硅光伏、建材业、医药业不同程度受到冲击,规上工业产值同比下降4.4%,其中占比高、降幅大的是光伏产值,下降了45.7%。在烟草、电力等高增加值率行业的加持下,工业增加值增长3.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5.2%、拉动GDP增长1.21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了14.4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下降了1.32个百分点。但总体来看,工业在经济总量中仍占据34.9%的比重,砥砺前行、承压作为表现突出。

(四)第三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89.03亿元,同比增长5.2%。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6%,拉动经济增长2.24个百分点。一是新兴服务业活力展现。随着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及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投入运营以来,一批省外企业入驻园区发展,新增规上服务业1家,新入库企业拉动作用显著,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58亿元,同比增长82.7%,拉动GDP增长1.22个百分点。二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态势较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3%,对经济总量的增长贡献率达10.3%、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增速与贡献率均提高了4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则提升了0.1个百分点。州府城市交通、物流区位优势明显提升。

(五)消费市场回暖显现

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季度下降6.3%、二季度降幅扩大至-7%,随着国家出台家电以旧换新、楚雄市推出房地产去库存十二条措施等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组合拳,自三季度以来,居民消费有所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收窄至-3.6%,到四季度扭负为正,增长3.7%。二是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回升51.7个百分点,增长6.9%。

(六)财政金融平稳运行

2024年,全市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45亿元。同比增长3.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60亿元,同比下降1.0%。金融机构期末存款余额(人民币)710.14亿元,同比增长2.8%,金融机构期末贷款余额(人民币)719.76亿元,同比增长9.5%。

(七)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2024年,楚雄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81元,同比增长4.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632元,同比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20元,同比增长6.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上年的2.66缩小至2.61。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工业增长压力依然较大。2024年全市新增规上工业10户,但新达规 纳统企业规模小支撑有限,造血功能不足。受经济形势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全年规上工业产值同比下降39.3%、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比上年减少7户、有43户企业年产值不足5000万元,存量保规稳产压力较大。

(二)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大项目剩余投资不多,在建项目推进慢,新签约项目暂未形成有效投资,导致投资面临困难较大。

(三)第三产业运行不容乐观。重点商贸企业增速持续回落,231户限上商贸企业16户停业、82户企业经营不如上年导致负增长,对商贸企业的负拉动较大。重点服务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营利性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整个三产的拉动比较大,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等行业持续负增长。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是全力止跌稳工业,筑牢经济增长“压舱石”。一要积极应对硅光伏产业市场调整期,持之以恒培强做大晶硅新能源产业。加快构建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助推远景提高智能叶片生产规模,推动中广核风电制造基地落户,力争天然气发电项目和“驭风行动”分散式风电项目年内开工。二要全面提升绿色铜产业,力推滇中有色20万吨阴极铜项目早日竣工投产,促进云星铜材、东晋电缆、云开电器扩大生产、提升品质,争取在上半年内对经济增长形成有效支撑。三要推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力促采矿业尽早形成增长支撑。

(二)提振消费促三产,点燃经济增长“主引擎”。一要千方百计挖潜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以“消费”促“生产”,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二要做实市场主体培育,培强经济增长“引擎”。认真落实一系列惠企纾困政策,竭尽所能让企业、个体户首先“活下去”、接着“大起来”、最终“壮起来”。加大商贸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帮助企业拓展业务、培育新增长点,力争年内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数、规上服务业数多于上年,对全年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三)力推项目保发展,抓牢经济增长“牛鼻子”。一要强化谋项争资。聚焦政策机遇,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精心谋划储备一批利当前、惠长远的重点项目,实现项目撬动融资、融资拉动投资好项目。二要强化精准招商。及时动态更新完善招商引资拟谈、在谈、签约、在建“四个清单”项目,开展延链补链精准招商,持续加大重点项目的洽谈力度,力促项目落地投产,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效。三要强化协调联动,全力开工新项目、推进慢项目、突破难项目。四要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力保障大项目要素需求,抢抓政策机遇,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确保项目落地率明显提高。

注: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楚雄市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708.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