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全县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州委“一极三区”、县委“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三个强县、五个武定”思路,以及县政府“三大经济”“四条底线”要求,不断提升“五张名片”,深入开展“八大专项行动”,始终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精准施策、综合施策,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比全州平均水平的-3.0%高1.8个百分点,位居全州10县市第6位。
(一)三大门类呈现一增两降。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21.4%,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8%,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1%。
(二)从工业类型看。轻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8%,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2.0%。
(三)从登记注册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0.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
(四)从主要行业看。实现累计增加值过亿元的行业有: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6亿元、4.2亿元、4.1亿元和2.6亿元,以上四个行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3.3%。
(五)从主要产品产量看。24种产品产量呈15增9降,其中,行业对产值拉动较大的产品是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109.8%、高钛渣产量同比增长14.2%、钛精矿产量同比增长6.7%、风力发电量同比增长2.6%;行业对产值下拉较大的产品是铜金属含量同比下降1.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二、存在的问题
(一)新增规模以上企业规模小、拉动作用不明显。全县工业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综合实力不强、各行业缺少支柱企业,导致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后劲不足。2024年全县共退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户,6月申报1户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但由于新纳规企业规模较小,对全县工业经济增长贡献不大。
(二)轻工业发展缓慢,占比逐年下降。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占97.1%,轻工业仅占2.9%。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0%和-11.8%,轻工业规模较小,增速缓慢,且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三)市场影响较大,企业减产面较高。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的企业有17户,占规上工业企业的41.5%,减少产值3.27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9%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强化培育工程,提升工业经济支撑力。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跟踪培育,落实一系列稳增长及非公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抓大不放小,鼓励企业入规,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对已投产并达到入规标准的新建工业企业,积极准备相关申报材料,力争成熟一家,申报一家,及时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
(二)强化监测研判,全力做好工业统计服务。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跟踪监测分析,准确判断工业经济运行趋势,及时预测预警。加强企业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指导、督促企业认真做好统计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等基础工作,确保企业统计数据数出有据,形成发展有体现、数据有支撑的良好统计环境。
(三)持之以恒强服务,纾困增效保质量。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全力做好在库企业纾困增效,确保在库工业企业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加快推进上利普光伏、幺鹰光伏、前山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早日建成投产。充分利用产业园区已建成的10栋标准化厂房开展招商引资,快速培育孵化一批新的工业企业。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培育一产转二产企业,早日形成新的增量。重点关注产值下滑企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问题,为企业生产提供服务保障。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 承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信息科
地址:楚雄市鹿城东路281号 电话:0878-3389601 网站标识码:5323000023
滇ICP备20005621号
楚雄州公安局备案号: 53230102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