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全州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州党委政府稳增长工作要求,切实增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全力抓项目、强产业、促消费,全州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承压回升,能源工业支撑有力。1-2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年12月份收窄0.3个百分点。扣除硅产业影响,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从工业三大门类来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9%;制造业增加值下降7.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从三大板块看,新能源产业增势强劲。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17.5%,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个百分点,其中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18.2%,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7%;非烟非能工业增加值下降14.8%,下拉规上工业5.8个百分点。从行业面看,全州33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1个行业累计增加值保持正增长,行业增长面为63.6%,比上年12月份提升18.1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增长情况看,硅光伏市场需求仍然低迷,以绿色硅为代表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9.6%,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6.9个百分点。部分传统行业增势向好。全州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继续保持上年以来的快速增长势头,1-2月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7%、25.7%和17.2%,合计拉动规上工业4.1个百分点。
(二)电力生产快速增长,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着力推动全省新能源发展、“源网荷储”协同发展、省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三个标杆建设,加快推进新能源开发建设和投产并网,全州能源保障能力不断提高。1-2月,全州全社会发电量41.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9%,其中:火力发电量1.30亿千瓦时,增长27.1%;水力发电量13.47亿千瓦时,增长26.5%;风力发电量10.13亿千瓦时,下降16.9%;太阳能发电量16.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2%。全州清洁电力占比达96.9%。1-2月,全州全社会用电量18.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其中,工业用电量12.24亿千瓦时,增长3.1%。分产业看,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0.47亿千瓦时,下降2.7%;第二产业用电量12.84亿千瓦时,增长2.8%;第三产业用电量2.81亿千瓦时,下降2.7%。
(三)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实现正增长。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理念,抓牢抓实大项目,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切实扩大有效投资,1-2月全州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2%,比上年12月份大幅回升18.5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1.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4.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2%。从重点领域看,全州工业投资、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5.2%、1.5%,民间投资下降21.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41.2%、62.8%和50.5%。从重点行业看,自2022年初起持续负增长33个月的房地产开发投资1-2月增长9.1%,首次实现正增长。能源工业投资、综合交通投资、数字经济业投资、水利投资、生态环保投资、卫生投资和旅游业投资分别增长96.2%、1.1%、32.1%、48.1%、134.7%、22.9%和24.1%,增速比上年12月份分别回升116.8、27.5、8、61.2、101.1、47.9和42.1个百分点。
(四)消费市场持续向好,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活跃。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全州消费市场稳定恢复。1-2月,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83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较上年12月份提升4.5个百分点。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全州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5.06亿元,同比增长4.8%;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6.77亿元,同比增长6.0%。从消费类型看,全州实现商品零售95.26亿元,同比增长4.7%;餐饮收入16.57亿元,增长7.0%。1-2月,全州限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5%,从商品类别看,在春节假期的带动下,基本生活类商品需求旺盛,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和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5.7%、15.7%和15.9%。部分升级类商品消费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7.1%,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9.3%。
(五)财政收支总体平稳,民生领域支出保障到位。1-2月,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86亿元,同比下降3.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41亿元,同比增长3.7%。收入方面,1-2月全州税收收入完成12.16亿元,增长17.4%。非税收入完成6.70亿元,下降26.9%。支出方面,1-2月全州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达38.4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3.4%。其中教育支出9.24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23亿元,卫生健康支出7.02亿元,农林水支出5.21亿元。
(六)金融市场发展加快,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采取有力措施有效稳定存款增长、增加信贷投入,2月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851.01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省(2.6%)3.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43.39亿元,同比增长10.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633.87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高于全省(5.0%)4.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工业经济稳增长压力大。2024年一季度硅产业生产正常,产量处于高位,随后一路下滑,今年硅产品产量下跌导致硅产品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减少30亿元,对一季度规上工业增速造成较大拖累。
(二)投资在库项目支撑不足。今年年初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在库结转项目仅909个,2月份新增入库项目220个(较去年同期减少25个,总投资62.34亿元,同比下降21.4%),1-2月全州在库项目1129个,同比减少451个,项目数同比下降28.5%,计划总投资2424.87亿元,同比下降15.4%。投资在库项目支撑不足也直接影响今年一季度建筑业产值增幅。
(三)第三产业保持快速增长难度较大。一是2024年我州服务业增速全省第一,规模以上服务业贡献突出,也导致重点服务业基数累积较大,2025年维持高增长难度较大。二是行业内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比较突出的如租赁、居民服务、科学技术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四)重点县市支撑乏力的问题。1-2月,工业重点县禄丰市规上工业降幅进一步扩大,楚雄市增速与上年12月份相比出现下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楚雄市开年就出现负增长;禄丰、双柏、姚安、元谋、武定5个县市投资负增长。县市对全州稳增长支撑乏力的情况非常突出。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努力止滑稳速,提振第二产业发展势头。
1.全力以赴稳工业。采取有力措施稳住工业经济总盘子,一是产业扶持与结构优化方面,针对硅产品等主要下滑产业,一企一策把脉问诊,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利用当前行业不景气的窗口期,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设备更新及维护,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如引入智能制造生产线,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二是发挥绿色能源资源优势,园区土地优势,人工成本优势,引进产业链企业。三是理顺电力生产企业和供电企业渠道,发得出、送得走,建成及时投产,建成及时纳统。四是保障工业生产能源供应稳定,推动其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突出招商选资、招强引好。
2.深挖潜力稳投资。进一步强化发展责任担当,加强谋划、前期、开工、竣工“四个项目库”动态管理,千方百计挖潜力、破难题,确保有效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一是政策激励与项目引导,出台鼓励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设立重点项目库,筛选并推进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项目。二是加大专债资金的考核评价,尽量把专债资金向现有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创新方面倾斜,做大做强现有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生物医药企业。三是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建立投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四是加大金融支持,针对不同产业,制定差异化的投资政策,如对农业产业投资给予长期低息贷款支持及政策性扶持。
(二)全力稳中提速,壮大第三产业对全州经济稳增长的支撑。
1.壮大第三产业发展规模。一是培育新兴增长点,对于软件信息业等新兴行业,持续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开拓新市场、新应用领域,推动软件与传统产业融合,拓展软件信息业发展空间。二是促进均衡发展,对租赁、居民服务等增速较慢的服务型行业,给予政策倾斜,如降低行业准入门槛,提供创业补贴,鼓励创新商业模式,提高行业发展活力。三是全力保障市场主体,倾听企业诉求,全面落实各项扶助激励政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加强对县市的指导帮扶力度,抓主抓重,细化措施,坚持分行业分企业指导,重点加强规模以上服务业升规 纳统企业培育。
2.全力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紧紧扭住消费这个核心因素,以文旅升级为牵引拉动消费、扩大内需。进一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撬动大宗消费,不断挖掘消费潜力。夯实第三产业发展基础,增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三)奋力稳中求进,推动第一产业提质增效。在抓好粮油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的同时,巩固林业快速发展势头,继续加大对养殖户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切实提升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四)持续强化县域经济支撑作用。全面梳理、准确定位,找准优势潜力和产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统筹协调,实施分类差异化发展,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集聚政策、聚焦资源、集中力量,重点打造优势明显、集中度高、关联性强、有竞争力的县域特色产业,不断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力。
(五)抓服务强指导,确保完成一季度“开门红”目标。按照“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抓工作“三部曲”标准,在全力抓好报数的同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协调服务和跟踪问效,积极主动做好对重点县市、行业主管部门、对报数单位的服务保障工作,加强统计业务指导,不断提高数据质量,夯实统计基础工作,做到应统尽统,应报尽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努力完成“开门红”目标任务。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 承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信息科
地址:楚雄市鹿城东路281号 电话:0878-3389601 网站标识码:5323000023
滇ICP备20005621号
楚雄州公安局备案号: 53230102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