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南华县2025年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分析

索 引 号:115323000151676045-/2025-0513006 公文目录:统计分析 发文日期:2025-05-13 主 题 词: 文  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2025-05-13 发布机构:楚雄州统计局 标      题:南华县2025年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分析



一、农业生产开局良好

2025年一季度,南华县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3815”战略目标,积极作为,开年以来农业经济运行表现优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57419万元,可比增长3.6%,增速排全州前列,农村经济总体健康平稳向好。

(一)特色经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一季度,南华县10个乡镇积极响应时节号召,有条不紊地推进春耕春播工作。经济作物种植意向播种面积较以往有所增加。特色经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蔬菜产量高达61963.6吨,同比增长19.47%;园林水果产量同比增长23.82%;茶叶产量净增8吨。

(二)林业结构持续优化。今年以来,南华县持续优化林草产业扶持政策,将林下种植作为发展重点,统筹推进林草生产各项工作。一季度,全县育苗育种面积达300亩,同比下降40%;零星植树1413000株,同比增长15.82%;成林抚育面积60000亩,同比增长20%;木材采伐244立方米,同比增长121.82%;竹材采伐11540根,同比增长22.77%。

(三)畜牧业生产呈结构分化。生猪产业表现出色,养殖户抓住市场价格较好的时机,合理调整养殖周期,适时增加出栏量,使得生猪出栏量增长17.86%,猪肉产量增长20.35%,为肉类市场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牛、羊产业出现不同程度萎缩,牛肉产量同比下降8.93%,羊肉产量同比下降3.95%。家禽产业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禽蛋产量增长8.42%,禽肉产量同比下降2.34%。

(四)渔业生产实现转型升级。南华县在渔业发展方面持续推进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稳步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通过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一季度,全县水产品总产量同比增长15.63%。

(五)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长加快。南华县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和综合效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在一季度表现良好,产值达2169万元,同比增长5.3%。

二、农业发展亟待关注的困难问题

(一)产业稳定性不足,市场风险应对能力弱。部分产业的发展稳定性较差,如牛、羊产业产量下滑,家禽产业出现结构变化导致禽肉产量下降。这反映出南华县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应对机制。市场波动、疫病风险等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较大,养殖户在应对市场变化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及时调整养殖策略。

(二)产业扶持力度不够,发展动力不足。虽然在林草产业发展上有一定的扶持政策,但对于其他特色产业,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仍显不足。这制约了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导致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资金短缺使得一些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和设备无法推广应用,技术瓶颈限制了产业的提质增效,政策的完善程度也影响了产业发展的长期稳定。

(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制约生产效率提升。部分偏远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道路交通不便,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灌溉设施不足导致农作物在干旱季节用水困难,影响产量和质量;道路不畅增加了农产品的运输成本,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意见建议

(一)强化产业监测与引导,提升产业稳定性。建立健全全面、高效的农业产业监测体系,实时跟踪各产业的发展动态,特别是对波动较大的产业进行重点监测。通过收集、分析市场信息、价格数据、生产数据等,及时掌握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情况。根据监测结果,为养殖户、种植户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科学的决策建议,引导他们合理安排生产规模和养殖结构,降低市场风险。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市场动态和预警信息,提高农民的市场应对能力。

(二)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激发产业发展动力。加大对特色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技术和政策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扶持。设立专项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用于支持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品种改良等关键环节。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和优良品种,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完善产业扶持政策,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为产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政策保障。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效率。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和道路交通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对老化失修的灌溉设施进行修复和改造,建设现代化的节水灌溉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道路交通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率和通畅率,降低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同时,加强农村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条。鼓励和支持农业与加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结合乡村旅游,开发农业观光、采摘、体验等项目,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