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年初以来,全县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认真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研究和制定了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攻坚克难、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着力推进了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发展。从2016年经济运行情况看,南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呈现“喜忧参半”的发展态势。
一、2016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规模以上工业快速增长。2016年,全县2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12741.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0.2%,增幅高于全州平均水平9.9个百分点,居全州第8位。
(二)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2016年,轻工业实现完成工业增加值53029.4万元,同比下降5.5%;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9712.1万元,同比增长56.5%,增加值增速分别比轻工业高62个百分点。
(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2016年,全县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410549.5万元,同比增长9.5%,非公有制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9.9%,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增强全县经济活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2016年,全县累计生产锌锭5668吨,同比增长23.3%;供电量17495.7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2.8%;平板玻璃1953093重量箱,同比增长38.2%;松香23096吨,同比增长4.5%:啤酒142544千升,同比下降7.4%。
(五)规模以上企业稳步增加,支撑力量不断增强。2016年以来,随着“工业强县”战略的推进,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户,达到26户,比上年增加4户。另外,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有17户比上年增加4户。企业拥有的资产590656.3万元,同比增长94.4%。
二、规模以上工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产销没有实现同步增长。2016年,全县2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481397.7万元,同比增长17.0%,产销率达91.9%,比上年同期下降2.3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904.0万元,同比下降21.9%。
(二)企业生产成本提高。2015年年底以来,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环保成本继续处于上升通道等因素,企业经营成本压力更加明显,201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达389192.5万元,同比增长15.5%,销售费用7040.9万元,同比增长20.0%,管理费用11083.3万元,同比增长8.3%,财务费用15368.1万元,同比增长145.1%。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规模效益和更深层次的发展。
(三)企业亏损额增加,经济效益明显下降。2016年,全县2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1户,亏损企业户数同比持平,亏损额为8342.6万元,同比增长509.1%;实现利润16322.5万元,同比下降42.8%;实现利税24580.7万元,同比下降36.6%。
(四)企业应收账款增大。2016年,全县2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为34171.9万元,同比增长69.6%,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438546.5万元的7.8%,影响了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
三、下步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市场预测。针对部分产品库存积压的情况,企业应加强市场预测的研究,加大促销力度,搞好市场营销战略,把企业的营销工作作为生产经营的中心工作来抓,牢固树立“没有市场就无法生存”的观念,创新营销方式和营销手段,使企业的产品市场开拓工作进一步做出成效。
(二)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盈利水平。一是要抓好扭亏增盈工作,对亏损企业特别是亏损大户,要加大调研力度,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扭转亏损局面,同时支持效益好的企业加快发展,抓好盈利大户继续增盈。二是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企业树立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严格财务管理,认真抓好成本核算、资金管理、营销管理、原材料管理等工作,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积极应对和消化原材料上涨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
(三)进一步培育工业企业,形成工业增量。要注重对工业企业的引进和培育,进一步强化“工业强县”战略的落实力度,一方面积极引进工业企业入驻南华,形成工业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要培育好现有工业企业,实行“扶优扶强”的激励方式,对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对发展快的企业加大奖励力度,既提高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又增加企业发展实力。
(四)全力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调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全县工业经济运行、规模工业企业的跟踪、分析和调控,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运行走势,做好重点企业监测,定期深入企业和基层单位调研,及时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动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运行当中的困难和问题。
(五)做好企业“达规”工作。全面落实支持企业发展优惠政策,继续加强对新建企业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达规”工作,积极引导和扶持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2000万元之间的工业企业尽快成长,纳入本地规模以上企业统计范围,做大工业总量。协同相关部门做好规模以下小微型企业扩规监测统计工作,争取每年年报都有“四下转四上”企业的达规申报,为下年打下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