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县市工作

沧桑巨变七十五载 砥砺奋进铸就辉煌—双柏县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4-10-08    作者:    点击:[]次



75载风雨兼程,75载砥砺奋进。在党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披荆斩棘,开拓进取、发奋图强,紧跟国家发展步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双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项事业发生本质性变化、取得标志性成果、实现历史性跨越,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奋力谱写了中国式现代化双柏实践新篇章。

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1949年以来,双柏经济社会空前发展,经历了从一穷二白到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变革。

(一)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建国初期,双柏县经济总量较小,经过70多年的努力奋斗,经济总量持续跨越式发展。195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仅有346万元,1978年达到了2654万元。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增长,1990年突破1亿元、达到1.01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不断飞跃跨上新台阶,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1931万元,比1952年增长了224倍,年均增长7.9%。

(二)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建国初期,双柏县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较低,1951年,全县财政收入仅32万元,1978年提高到186万元。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财政支出结构日益合理,不仅有效发挥了宏观调控功能,同时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调整经济结构、有效防范风险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951年的32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40167万元,是1951年的1255倍,年均增长10.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1951年的17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174168万元,是1951年的10245倍,年均增长13.7%。

(三)金融规模发展壮大。1949年以来,全县金融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952年各项存款余额11.7万元,到2009年末突破10亿元、达12.3亿元;2017年末突破50亿元、达52.5亿元,到2023年末达66.4亿元,是1952年5.7万倍,年均增长16.7%。

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建国初期,双柏县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层次较低,是典型的“一三二”结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第一产业基础地位不断稳固,第二产业明显提升,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着力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86.4:5.5:8.1调整为2023年的27.3:35.2:37.5,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一产业主力支撑,变为一二三产共同拉动,构建出具有双柏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了三次产业的协同发展。

(一)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1949年以来,双柏县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内生动力,开创了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崭新局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三农发展的新篇章。

农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23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4269万元,是1952年598万元的643倍。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粮经比例由建国初期的95:5调整为2023年的48:52。

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1949年以来,随着农村改革和支农惠农政策的有效实施,双柏县农产品产量得到有效提升,2023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8.4万吨,比1951年的1.7万吨增加近6.7万吨,增长394.1%;油料产量达2633吨,是1951年的7.8倍。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2023年粮食人均占有量685公斤,是1952年264公斤的2.6倍。粮、油、棉、水果、蔬菜和水产品产量等农产品全面稳定增长,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

农村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双柏县大力打造“养生福地生态双柏”,积极开展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23年,全县1561个村(居)民小组全部通电、通宽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二)工业主导地位突显。建国初期,双柏县工业发展基础薄弱,整体水平较低。1952年工业总产值仅有38万元;1996年突破1亿元,达到1.1亿元;2011年突破10亿元,达到11.62亿元;2013年突破20亿元,达到21.34亿元;2016年突破30亿元,达到33.78亿元;2017年突破40亿元,达到42.06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达到51.03亿元,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7.22亿元。至2023年末,全县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7户,工业总产值61.49亿元,较2018年增长2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40亿元,较2018年增长85.6%。工业经济强力支撑着双柏国民经济增长,经过75年的发展,工业在双柏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攀升。

(三)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发展。1949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张,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不断显现,有力地推动了双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195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有5万元;1996年突破1亿元、达到1.003亿元;2009年突破10亿元、达到11.05亿元;2011年突破20亿元、达到20.41亿元;2014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突破30亿元、达到31.14亿元;2016年突破50亿元、达到51.6亿元;2017年突破60亿元、达到67.09亿元;2018年—2022年增幅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为:26%、18.5%、24.6%、17.9%、19.3%。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949年以来,持续推进交通、水利、城镇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全力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2023年末全县公路里程达61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5公里,行政村全部通硬化道路,自然村通硬化道路的比例达58.58 %。建成水库115座,坝塘1987座,水利工程总供水量达6705万立方米。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有效拓展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四)消费市场繁荣。1949年以来,全县消费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总量规模不断攀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居民消费品质不断提升。全县大力发展集体、私营、个体商业和城乡集市贸易,商业交易网点大量增加,形成多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相互竞争的商品流通体系,商贸流通逐步兴旺繁荣。195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万元;1980年突破1000万元、达到1169万元;1996年突破1亿元;2015年突破10亿元、达到11亿元;2021年突破20亿元、达到22.47亿元;2023年达26.18亿元,是1952年的4291倍,年均增长12.5%。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建国初期,双柏县教育水平低,绝大多数人不识字,1952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仅有43.5%,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特别是义务教育得到快速发展,1975年学龄儿童入学率首次超过90%,达到94.6%,后续一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到2023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分别为100.00%、109.29%、99.55%。中、小学在校学生数由1951年的0.51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1.4万人,是1951年的2.7倍。

(二)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展。1952年全县有卫生机构1个,医院床位数4张,医生7人。改革开放以来,疾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共卫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医疗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建立健全。2023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109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病床783张,每千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5.96张,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94人,注册护士354人。

(三)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提高,2000年城镇人口仅有1.3万人,2023年城镇人口达6万人,是2000年的4.6倍,年均增长6.9%,到2023年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9.95%。

(四)文化、体育、旅游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23年末,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7.4万册,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76%。2023年体育健儿参加世界体育竞技比赛获得奖牌3枚,其中: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1枚。国内州级及以上体育竞技比赛获得奖牌26枚,其中: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11枚。2023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84.05万人次、接待海外入境游客22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4220.3万元,增长15.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74168.3万元,旅游外汇收入7.38万美元。

(五)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1949年以来,在社会保障政策的普惠下,保障体系逐步覆盖全县城乡居民。2023年末参加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41235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7.3%;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28538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7.25%,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资金使用率121%;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2697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资金使用率140%。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19691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完成率92.0%;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7290人,其中:参保职工13177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113人;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6765人;参加城镇职工工伤保险163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6%。

2023年年内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385.85万元。其中:城镇379.76万元;农村3006.09万元。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73人,全年对31181人进行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1339.94万元。

(六)邮电通信业发展迅猛。建国初期,城乡居民通信方式主要依靠邮政传递,通讯效率较低。1949年后几年,全县电信业实现了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近些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规模不断壮大,信息服务更加优质,现代信息通信基础网络从无到有,多媒体通信飞速发展,移动网络全覆盖,邮政、快递网点遍布城乡,基本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电话数从1951年的18部,迅速发展为2023年的134405部,是1951年的7467倍,年均增长13.2%,电话普及率达89.7部/百人(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

(七)科技创新成绩斐然。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各项研发政策的贯彻落实,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科技开发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2023年年内实施省科技项目30个、州科技项目4个,科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

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在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双柏县更加注重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农村能源建设、水土保持和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项目的全面实施,全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23年自然湿地保护率达82.5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7.5%

五、人民生活日新月异

随着全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逐渐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双柏县城乡居民生活逐步由温饱型向需求型转变。

(一)居民收入快步增长。196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仅51元,到2013年达5565元,是1962年的109倍,年均增长9.6%。2014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8元,到2023年达到15967元,是2014年的2.3倍,年均增长10%。

(二)人均GDP实现巨大跨越。1952年全县人均GDP 仅39元,到1978年达198元,1993年首次突破1000元,达到1069元。2007年突破5000元,达到5064元,2023年达到61427元,是1952年的1575倍。

回首过往,放眼双柏这块4045平方公里的热土,经济繁荣,国泰民安,在艰苦创业中奋进,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展望未来,前程似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开拓奋进,攻坚克难,努力促进双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创造新辉煌!

上一条:铸就辉煌七十五载 翻天覆地换新颜—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牟定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下一条:砥砺奋进七十五载同心谱写时代华章—新中国成立75年禄丰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关闭